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

〈22 述佛品〉

卷2〈22 述佛品〉二十有一章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67, a8-b15)

述佛品者,道佛神德,無不利度,明為世則。

1. 已勝不受惡,一切勝世間,叡智廓無疆,開矇令入道。[1]

2. 決網無罣礙,愛盡無所積,佛意深無極,未踐迹令踐。

3. 勇健立一心,出家日夜滅,根斷無欲意,學正念清明。

4. 見諦淨無穢,已度五道淵,佛出照世間,為除眾憂苦。

5. 得生人道難,生壽亦難得,世間有佛難,佛法難得聞。

6. 我既無師保,亦獨無伴侶,積一行得佛,自然通聖道。[2]

7. 船師能渡水,精進為橋梁,人以種姓繫,度者為健雄。

8. 壞惡度為佛,止地為梵志,除饉為學法,斷種為弟子。

9. 觀行忍第一,佛說泥洹最,捨罪作沙門,無嬈害於彼。

10. 不嬈亦不惱,如戒一切持,少食捨身貪,有行幽隱處,意諦以有黠,是能奉佛教。

11. 諸惡莫作,諸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

12. 佛為尊貴,斷漏無婬,諸釋中雄,一群從心。

13. 快哉福報,所願皆成,敏於上寂,自致泥洹。

14. 或多自歸,山川樹神,廟立圖像,祭祀求福。[3]

15. 自歸如是,非吉非上,彼不能來,度我眾苦。

16. 如有自歸,佛法聖眾,道德四諦,必見正慧。

17. 生死極苦,從諦得度,度世八道,斯除眾苦。

18. 自歸三尊,最吉最上,唯獨有是,度一切苦。

19. 士如中正,志道不慳,利哉斯人,自歸佛者。

20. 明人難值,亦不比有,其所生處,族親蒙慶。

21. 諸佛興快,說經道快,眾聚和快,和則常安。


[1] 「已勝不受惡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己勝不受惡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已勝不受惡」。「開矇令入道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開曚令入道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開矇令入道」。「叡智廓無疆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叡智廓無彊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叡智廓無疆」。

[2] 「我既無師保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我既無歸保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我既無師保」。《出曜經》卷20〈22 如來品〉:「我既無師保,亦獨無伴侶,積一行得佛,自然通聖道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17, b15-16)。

[3] 「祭祀求福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祭祠求福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祭祀求福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